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共8分)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小题1:第三联中的 “拂”“侵”两字用得很传神,请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小题1:(4分) 都将竹子拟人化(答“动态”亦可,1分),“拂”即拂动,轻轻擦过,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即渐渐进入,“影侵棋局”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2分),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1分)。
小题2:(4分)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2分)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淡泊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是一道炼字题,炼字题的格式是“解词+释句+手法+作用”。理解本题首先从拟人的修辞手法入手。拟人手法的作用是使物形象、生动。再结合“拂”“侵”的对象——琴床、棋局,则可见高雅、清闲之境。
点评: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炼字题,答案也很规范:解词+释句+手法+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小题2:
题目分析:理解本题首先要看懂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借竹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所以分析竹子的形象时,要抓住描写意象的句子分析其特点。诗歌的第二联“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就概括了竹子的特点,然后结合诗人被贬的事实,不难得出答案。
点评: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是按照描写意象、分析意象特点、归纳思想情感的步骤进行。本题的提问就是按照此顺序设问的,所以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