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小题。(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小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小题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小题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答案

小题1:野菊生长在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幽,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界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形象。

小题2:修辞:拟人  借代

炼字:“逢”“忙”

色彩:“碧”与“黄”的映衬

情感:喜爱之情(点明角度1分,分析1分,情感1分)

小题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小题1:题目分析:野菊的形象,在诗歌中表现的很鲜明,“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刻画出一个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的高洁的形象。

点评: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

小题2:题目分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也就是对诗句语言的赏析。可从以下角度思考: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 色彩:“碧”“黄” 情感:喜爱之情。做该题时,自选任一角度即可,但须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点评:赏析诗歌的语言可以有很多角度,可以从修辞的角度,也可以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等等,只要找准一个角度,能准确的分析就好。

小题3:题目分析: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尾联的这种说法正体现了一种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相得益彰。  

点评:解答这一类的题,最好能知人论世,知道诗人的生平,什么时期是什么诗风,遭遇过什么事。但是如果这个诗人不是你所熟悉的,就应该结合诗文作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都是在诗歌当中体现出来的。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