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①毛滂:北宋衢州人,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②觚棱:宫殿的屋脊。

小题1:这首词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答:                                                                     

小题2:全词主要抒发词人怎样的感情?上片与下片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4分)

答:                                                                     

答案

小题1:比喻、夸张、想象。(2分,答两种即可。)  描绘了皇都璀璨辉煌、繁华热闹的元宵盛况:全城灯火,五彩缤纷;街上车马华丽,宫前火树银花;飘落的银河星灯辉映,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间。(根据景象特点1分,简要描述1分。)

小题2:第一问:抒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凄冷的羁旅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思乡思亲之情。第二问:上片虚写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下片极写现实处境之落拓。 一虚一实,一乐一悲,以虚衬实,以乐衬悲。(每问2 分)

小题1:

题目分析: “闻道”,知作者未曾涉足其间,下文只是虚写,属想象。接下来以夸张手法极写车马如云,更见士女之众,兴致之高。这里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然后根据景象的特点简要描述。

点评:鉴赏诗歌形象,要了解诗中写了哪些具体形象(具象),有些形象还呈迭加形,这些具象合起来是要表现一个什么形象,弄清它们的字面意义。其次是分析特点。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特点,物象和景象的突出特征等,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再次是体会形象中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的形象使用,往往是有规律的,他们的联想思路与当时的文化意识有关,诗歌中很多形象往往被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这种形象就成为了诗歌意象。这一系列意象都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和感情的门径。我们可以积累一些古典诗词意象方面的材料,作一些鉴赏练习,以提高鉴赏能力。

小题2:

题目分析:要紧抓住下片中的“江南憔悴客”“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这几句。对这几句既要抓住带有感情倾向的词语,又要关注诗句中的意象,如“月”。可知抒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凄冷的羁旅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思乡思亲之情。词的结构,一般是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只不过本词上片是虚写景,下片写实,通过虚实相衬来抒情。

点评:问下片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情感,也要从诗歌的整体出发。因此,做这类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先抓住诗歌的标题,从而了解诗歌的题材,即诗歌的主题类别。比如本诗从标题看是送别诗,我们可以结合送别诗常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可以就比较容易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