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虞美人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小题1: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赏析“背飞双燕贴云寒”一句。(3分)

答案

小题1:上阕实写,描写秋天日暮空旷萧瑟之景,抒发诗人内心孤独与伤感。(2分)下阕是虚写(或“对写”),想象友人一定像自己那样时时都在登栏眺望,还会寄给我一枝梅花来报告春日来临的消息,以此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2分)

小题2:诗句描写一对燕子相背而飞,各分东西,(1分)贴近那寒冷的云端。“寒”字既写了天气的寒冷,(1分)也写出了诗人因目睹劳燕分飞而倍觉凄凉的心境。(1分)(如果炼“贴”字亦可:“贴”字极言燕飞之高,写出高处不胜寒之感。)

小题1:题目分析: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秋风江上,残荷凋零,落日烟波,一派苍茫潇瑟;一对燕子,相背向寒流的高空飞去。下片直抒念远怀人之情。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寂辽寡欢,唯有借酒度日。希望有老朋友,早晚登高之时,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一定要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红梅。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小题2:题目分析:“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后即用来称朋友离别。“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将诗歌的语言散文化,涉及到表现手法的要点出来,这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也要说清楚。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