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
王 越
相逢无奈还伤别,尊酒休辞饮几巡。自笑年来常送客,不知身是未归人。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离恨十分留一半,三分黄叶二分尘。
【注】此诗乃明代王越在镇守西北边陲时为布政(官名)李彦硕、佥宪(官名)冯景阳设酒饯行而作。
小题1:诗歌的第三联选取了哪些能体现节令特征的意象,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4分)
小题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1:选取了“大雁”“西(秋)风”“白草”等意象,(2分)描绘出一幅凄凉孤寂的(1分)边关送别图(1分)。
小题2:与故人相逢的短暂喜悦,与友人离别的无奈和伤感,驻守边关的思乡之愁。(每个要点1分)
小题1:题目分析:本题要求选取体现节令特征的意象,“大雁”“西(秋)风”“白草”都能体现出时至秋季,这样一些秋天特有的意象,在加上落日马嘶,描绘出一幅凄凉孤寂的边关送别图。
点评:该题型主要就所描写的景物营造的情景的氛围特点而言,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优美宁静,或萧瑟凄凉,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概括得出。
小题2:题目分析:首联写出故人相逢的喜悦,可是这种喜悦又是伴着无奈的离别的,所以这种喜悦是极短暂的,然而,友人是要走了,而且从“常送客”可以看出他送过很多朋友,然而“不知身是未归人”,与自己来说,却无法回家,体现出驻守边关的思乡之愁。
点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2、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取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