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纳呆、发热、身虚、腹胀、便溏不爽、苔黄腻等为辨证主要依据的是()
A.寒湿困脾证
B.脾气虚证
C.湿热蕴脾证卧
D.脾阳虚证
E.肠道湿热证
参考答案:C
(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法的实施
B.法的规范
C.民法
D.刑法
文言文阅读。(10分)
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①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②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注释]①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②觇:悄悄地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遂去不顾( ) (2)因告以夜所闻见( )
(3)客逆劳之( ) (4)负痛遁去( )
小题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
A.神以邓樵夫许之
B.持虎尾盘旋久之
C.客逆劳之
D.樵逐而杀之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
小题4:说说樵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