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②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注:①傅岩叟:稼轩友人。②莫邪:古代名剑。

小题1:诗中描写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你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4分)

                                                                               

答案

小题1:诗中描写了一个欲报国杀敌却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1分)他挑灯看剑,雄心振起,却发现宝剑只能挂在空斋与琴为伴,未可赴边杀敌,情绪一跌千丈。(2分)

小题2:)用典。(1分)“莫邪” 是古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典出《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四》,此代指名剑,也暗喻自己才能卓越。 “楼兰” 为汉时西域古国,事见《汉书·傅介子传》。此处用典,以“楼兰” 借指北方的金国,“斩楼兰”表现了自己为国杀敌的理想。(2分)用典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诗歌含蓄隽永,意味深长。(1分)

小题1:题目分析:诗发英雄用武无地之慨。前两句挑灯看剑,雄心振起。后两句宝剑惟挂空斋与琴为伴,未可赴边杀敌,情绪一跌千丈。先扬后抑,貌似平静,实壮志难酬之愤喷薄而出。描写了一个欲报国杀敌却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借助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答题思路为:①首先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②进而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小题2:题目分析:在本诗中,最典型的艺术手法是用典。镆邪:一作莫邪,古剑名。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妻莫邪善铸剑。尝铸二剑,分别以干将、莫邪名之,献于吴王。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四》。所以此作名剑的代称。 “试与挑灯仔细看”句:稼轩《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傅介子奉命前往,计杀楼兰王,立功异域。事见《汉书·傅介子传》。后泛指侵扰西北地区之敌。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当借指北方的金国。

点评:指明“用典”,解说意思对即可,不必指明典故出处。用典最突出的表达效果: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诗歌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