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化学活动日,小冉和老师共同完成以下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1)请依据上图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①溶液颜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为止。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小冉选取BaCl2、酚酞、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三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硫酸过量
①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方案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答案

(1)①红色 ② 无色 ,2NaOH+H2SO4 ="=" 2H2O + Na2SO4  

(2)①三,②方案一中硫酸钠也能够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判定硫酸过量;方案二中酸碱反应后得到中性物质遇酚酞也显无色,不能判定恰好完全反应。

题目分析:(1)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酚酞不变色;

(2)方案一中硫酸钠也能够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判定硫酸过量;方案二中酸碱反应后得到中性物质遇酚酞也显无色,不能判定恰好完全反应。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手指甲的习惯,虽受到父母亲的多次训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种方法,但没有明显改变。读大学期间恋爱,女友坚持要他改掉,否则就分手。求助者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求助者:我原来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掉。女朋友说,再不改掉就和我分手,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咬手指甲的习惯,想改但没有改掉,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方案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还是您直接决定吧,我这次决心很大,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根据咨询方案进行,咨询方案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好,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通过咨询,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咬指甲是一种行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对你咬指甲的行为做一个量化的评估,你怎么评估呢? 求助者:量化评估?(沉默)我一有时间可能就会咬,时间可能在3~4个小时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都二十多岁了,还咬手指甲,自己都不好意思。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手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咬。现在我跟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我打算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你就不敢再咬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指甲;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指甲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强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电击再加注射催吐剂,剂量小一些,尽量温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具体效果等疗程结束再评估吧。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评估咨询效果的时间点包括()。

A.全部疗程结束后 

B.一次咨询结束后 

C.咨询中任意时间 

D.几次咨询结束后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