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 * * 党的诞生,使孙中山受到了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看到了新的力量和希望,决心联合 * * 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
1937年9月22日,《中 * *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 * *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 * *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摈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 * * 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 * * 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材料三 1945年,毛 * * 、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
小题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先生思想的转变对实现国共合作起了什么作用?(2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国共合作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小题3:抗战初期,国共两党是如何“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的?(4分)
小题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有关的国共和谈达成的相关协议没有实施的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5:对于历史上国共关系的演变,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小题1:作用:最终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或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分)(两者均可给分)。
小题2:史实: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底,中 * * 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 * * 的新觉醒;冯玉祥和吉鸿昌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宋庆龄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抗日民族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分)(国共两方的抗日活动各答2点,即给4分)
小题3:国民党方面:淞沪、太原、徐州等会战;(2分)中共方面:平型关大捷;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2分)
小题4:原因: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和内战。(2分)
小题5:认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应以民族利益为重。(或:合则有利于两党,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分则两伤,更不利于国家和民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
该题主要以十月革命后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命题的。
小题1: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把握材料一“使孙中山受到了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看到了新的力量和希望,决心联合 * * 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归纳答案。
小题2: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筛选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读材料二注意从国民党和 * * 党两方面进行归纳。
小题3: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抗战初期,国民党方面:淞沪、太原、徐州等会战;中共方面:平型关大捷;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小题4: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共和谈达成的相关协议没有实施的原因是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和内战。
小题5: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依据材料,得出认识合则有利于两党,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分则两伤,更不利于国家和民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