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小题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1: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1分)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1分)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辽阔,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1分)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的情感。(1分)
小题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
小题1:题目分析:“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月明荞麦花如雪”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
点评:鉴赏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诗歌中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小题2:题目分析:“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点评: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