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水 调 歌 头

方 岳①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②,遗恨夕阳中。

菽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③。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方岳,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做过吏部侍郎和饶、抚、袁三州知州等官。本词是作者在游览欧阳修所建的平山堂时所做的。

②河洛:黄河和洛水之间的地区。③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小题1:“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小题2:从全词看,作者的“愁思”主要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分)

答:                                                                           

答案

小题1:形象地描绘出江南秋雨后一片苍翠、晴空如洗的美景(1分);衬托(反衬)了诗人因家国、人生所产生的浓浓的愁情。(手法和情感各1分)

小题2:国土沦陷,大好河山不能恢复的遗恨;孤独漂泊,无所归依的惆怅(或: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悲叹);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感。(每点各1分)

小题1:题目分析:本词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江南的秋景:“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寥寥两句,就把江南秋日雨天和晴天的特色呈现于读者眼前。以“碧”形容秋雨,这是词人的独创,一则写出江南的秋日依然一片青绿,连下的雨都映成碧绿的颜色,二则写出秋雨过后,山色、田野都变得更绿,仿佛为碧绿的雨丝染过似的,这就自然引出“山色倚晴空”这样的晴昼景色。南国的秋并不如北国那样凄凉萧索,但词人的愁情却弥漫在“江南江北”,这就表明他的愁不是由自然景色引起的一般性的悲秋,而是另有原因。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出江南秋雨后一片苍翠、晴空如洗的美景(1分);衬托(反衬)了诗人因家国、人生所产生的浓浓的愁情。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小题2:题目分析:这首词意境丰满。词人通过对山色,身世的描写,融抒情、议论为一体,含义深广,具有一种淡淡的感伤色彩。扬州西北的平山堂,是欧阳修在这里任知州时建造的。登堂遥眺,江南金、焦、北固诸山尽在眼前,视与堂平,故取名“平山”。一个世纪后,方岳身处平山堂,俯仰江山,缅怀先贤,不禁诗思如潮,国土沦陷,大好河山不能恢复的遗恨;孤独漂泊,无所归依的惆怅(或: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悲叹);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感。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6岁,初中学生,因为各科成绩不好前来做心理咨询。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求助者:最近三个多月我一直心情不好。整日坐卧不安,有时心慌,浑身冒汗,甚至喘不上气。我觉得自己得了什么大病,但是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什么病也没有。说是我心理有问题,我就来看心理医生了。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谈一下事情的原因么
求助者:我总是想学习成绩优秀,所以每天都会努力地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回家也好好地复习,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也没有上来。爸爸和妈妈还整天说我学习不努力,天天就知道玩,有时候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和他们吵,吵完了自己也后悔,让我很烦躁,总觉得上天不公平,给我一个这么笨的脑子。眼看就要中考了,如果考不上高中怎么办,现在我很烦躁,总是想发脾气。你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我也不聪明,在上学的时候成绩也不好,但是我一直坚持不懈,最终还是考上了大学。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一直坚持不懈。你这样着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么你能说一下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吗我们来详细地讨论一下。
求助者:我最想解决我的学习问题,我不想这么烦躁。
心理咨询师:那么我们现在就针对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一份方案吧!咨询方案就是咨询的计划,包括咨询目标,实现咨询目标所用的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过程,评估的手段,时间和次数的安排。

关于本案例咨询方案的修改,看法正确的是( )。

A.由求助者本人决定

B.方案不可改变

C.由上级咨询师决定

D.方案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