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06年4月29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管配件作出反规避终裁:对原产于中国的相关钢铁管配件征收58.6%的反倾销税。迄今为止,欧盟已经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管配件进行了3次反规避立案调查。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一些国家在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及经济和政治利益驱动下,经常使用反倾销措施挤占别国市场。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

A.反关税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发展中国家优先原则

D.降低关税原则

答案

B 

本题是高考常见的以时事材料作为背景的选择题,要求学会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中,实施的最重要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又称非歧视性原则。它强调各缔约国之间实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公平交易,反对贸易歧视。当前一些国家经常使用反倾销措施挤占别国市场,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B项符合题意,故入选。A、C、D三项的说法与题意不符,不选。

选择题
问答题

案情:甲公司与龙某签订一投资合同,约定:双方各出资200万元,设立乙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以其土地使用权出资,龙某以现金和专利技术出资(双方出资物已经验资);龙某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亏损按出资比例分担。双方拟定的公司章程未对如何承担公司亏损作出规定,其他内容与投资合同内容一致。乙公司经工商登记后,在甲公司用以出资的土地上生产经营,但甲公司未将土地使用权过户到乙公司。   2000年3月,乙公司向丙银行借款200万元,甲公司以自己名义用上述土地使用权作抵押担保。同年4月,甲公司提出退出乙公司,龙某书面表示同意。2003年8月,法院判决乙公司偿还丙银行上述货款本息共240万元,并判决甲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时,乙公司已资不抵债,净亏损180万元。另查明,龙某在公司成立后将120万元注册资金转出,替朋友偿还债务。   基于上述情况,丙银行在执行过程中要求甲公司和龙某对乙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甲公司认为,自己为担保行为时,土地属乙公司所有,故其抵押行为应无效,且甲公司已于货款后1个月退出了乙公司,因此,其对240万元贷款本息不应承担责任;另外乙公司注册资金中的120万元被龙某占用,龙某应退出120万元的一半给甲公司。龙某则认为,乙公司成立时甲公司投资不到位,故乙公司成立无效,乙公司的亏损应由甲公司按投资合同约定承担一半。 问题:

甲公司的抵押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