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GDP由2002年的135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突破3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5%,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提高到1/8,折合美元将超过台湾地区。这是广东在1998年GDP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之后,又朝着赶超“亚洲四小龙”迈出了坚实一步。  

材料二: 2007年12月25日 至26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讲话中表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他就此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克服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第二,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第三,克服“以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请根据《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哲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广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广东必须迸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体现了这一要求。

(2)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体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广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仍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4)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在看到广东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资源制约越来越明显等问题,增强忧患意识。

(5)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以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7)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能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要求我们要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省委书记汪洋在讲话中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将会给广东下一阶段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正面影响。

(评分提示:只要完整答到其中任何一个原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给4分,能正确使用有关哲学道理五个以上的就能给满分,用上述七条哲学道理之外的其他哲学道理分析,只要言之有理,且围绕本题的问题进行论述,均可酌情给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现代都市病(节选)

①古希腊的哲学家说,幸福的第一要素就是出生在有名的城市。应该说我们也享有过这样的幸福,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城市最发达的国家,在19世纪中叶以前,包括唐代的长安、宋代的汴梁和临安、明代的南京、清代的北京,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②那么现在呢?由世界著名旅游杂志《CONDENAST  TRAUEL-ER》评选出的“世界现代新建筑奇观”的排名榜上,没有一座中国建筑。相反,建筑学界倒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一种现代城市病正在蔓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筑设计规划领域还没有准备好就开始了大规模建设,城市化缺乏理想的模式,在建设中丧失自我,失魂落魄,致使许多城市变得很难从外观辨别它的历史和文化了。

③比如:贪大求多,城市像摊煎饼一样向四处蔓延。马路比鞋子破的还快,楼比草长得还快,见缝插针有块空地就盖成房子,时时处处都能感到建筑物对人的挤压和蔑视,城市像注水的肉一样肿胀起来。现代人喜欢这种浮肿式的膨胀,什么都要大,单位大、权力大或者资产多,房子就得大,就喜欢当老大。财大气粗,也要在建筑上体现出一种霸气,楼要又高又大,台阶要多,高高在上,傲视群民。

④别看现代城市建筑表面上张狂,骨子里却有股子穷气,谁有钱谁就是大爷,想在哪儿建楼就在哪儿建,房地产开发商就是设计师,他们想盖个什么玩意儿谁也管不着……于是规划和建筑上的城市病,又带来了城市人口剧增,就业困难,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热岛效应,交通拥挤,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犯罪率上升……

⑤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骨子里却从没有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潜意识老觉得城市不是自己的。这或许跟我确实来自农村有关,于是就有意识地询问一些在本市出生的人,没想到他们的回答也很迟疑:城市这么大,这么杂,什么人都有,怎么可能认为是自己的?这就怪了,外来人和土生土长的城里人都不觉得城市是自己的,那城市是谁的呢?

⑥城市属于欲望。现代人的各种欲望都想通过城市实现,是人的欲望的膨胀导致了城市病态般的膨胀,它集中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品质:激烈地竞争,疯狂地追逐,冒险的机会和偷懒的机会一样多,成功的可能性和失败的可能性一样大。

⑦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阶层居住在城市里,可是据联合国难民署公布的数字,目前全球10亿赤贫人口中的7.5亿,是生活在既无适宜住所也无基本福利设施的城市地区。你看看,“大”的东西暗影也多。任何“大”,也必有其“小”的一面。

⑧前不久天津一位朋友乔迁新居,请我去稳居,进门后感到非常熟悉,细一看才发现跟珠海我儿子的房子一模一样。这令我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的建筑设计是批量生产的,从南到北,无论城市大小,建筑是用标准件、复制品组装起来的。难怪现在的城市面孔都差不多,楼房差不多,街道差不多,广告招牌差不多,连那个惨白的麦穗灯都大同小异……

⑨一个位于大兴安岭腹地的新建的县级市,有着绝佳的自然环境,却盖了一些在哪里都能看得到的俗楼,令人无比痛惜。“养在深闺人未识”,至少最宝贵的东西还保留着,保持着自然的清新、美妙、纯洁和质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规划好就急于开发,如同把一个少女丢进了欢场,涂脂抹粉,忸怩作态,世面是见过了,可自身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东西也丢掉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还有一些著名的古城,也弄得面目全非……城市的特色在一个个地消失,成了“拙劣的堆积物的拙劣复制品”。

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医治现代城市病还要从根上来,切忌大哄大嗡地猛下虎狼药,重蹈覆辙掀起新一轮的大拆大迁热。

1.阅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述“现代都市病”,并指出作者对此的态度。(4分)

2.就本文而言,作者所认为的“现代都市病”的“病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列举四条以上)

3.第⑨段作者以大兴安岭新建的一个县级市的建筑情况为例加以说明,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的话是为了说明,幸福的第一要素是生活在城市里,尤其是有文化个性的城市里。

B.“贪大求多,城市像摊煎饼一样向四处蔓延”、“城市像注水的肉一样肿胀起来”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激烈竞争的批判态度。

C.“那城市是谁的呢”这一疑问,真实地体现出作者对现代都市病的深刻认识,到处都是相似的、没有文化个性等的建筑,使人找不到家园的感觉。

D.文章有几处运用举例来说理,用事实来说话。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易于让人接受。E.文章结尾直接抒情,明确文章意旨,提出现代都市病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并且要政府狠下决心,排除万难,从根本上以较大力度加以治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