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青门柳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注:古长安东霸城门,俗称青门,青门外有桥名霸桥,汉人送行至此,折柳赠别。

(1)白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

(2)清人王士祯在《诗友诗传录》中谈及《杨柳枝词》与其他写柳树的作品的区别时曾指出:“《杨柳》专咏杨柳。”根据这个评论,请分析刘诗与白诗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伤春惜别之情。(2分)

(2)白诗借物抒情,以“长条折尽减春风”来表现了离别之多、离别之苦;(2分)而刘诗别出新意,将二者关系颠倒,以离别来写柳树,用“唯有垂杨管别离”突出了柳树的多情。(2分)

题目分析:(1)柳树的青色却是让人伤心的颜色,多少个离别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分别。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2)白诗是典型的借物抒情,“长条折尽减春风”,“长条折尽”言别离之人的多。刘诗采用拟人和反衬的手法,言长安陌上那么多的树,只有杨柳最知人间别离之事,以此委婉表达别离之情。

点评:作为诗歌的比较阅读命题者喜欢找两首诗的不同点或相同点,然后以此来命题,这两首诗抒写的内容完全一致,表达的情感也相近,但手法不同。所以成为命题者关注的重点,这也为学生的对比阅读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综合
问答题

(三)


某市中心区新建一座商业中心,建筑面积26000m2,地下2层,地上16层,1至3层有裙房,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为8.4 m×7.2m,其中2层南侧有通长悬挑露台,悬挑长度为3m。施工现场内有一条10kV高压线从场区东侧穿过,由于该10kV高压线承担周边小区供电任务,在商业中心工程施工期间不能改线迁移。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接了该商业中心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任务。该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立即着手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在临市区主干道的南侧采用1.6m高的砖砌围墙作围挡;
(2)为节约成本,施工总承包单位决定直接利用原土便道作为施工现场主要道路;
(3)为满足模板加工的需要,搭设了一间50m2的木工加工间,并配置了一只灭火器;
(4)受场地限制在工地北侧布置塔吊一台,高压线处于塔吊覆盖范围以内。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基槽回填土任务,施工总承包单位在露台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拆除了露台下模板支撑。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发现2层露台根部出现通长裂缝,经设计单位和相关检测鉴定单位认定,该裂缝严重影响到露台的结构安全,必须进行处理,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问题


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现场平面布置(1)~(3)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