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情?

答案

竹叶萧萧,传来寒意;月光普照,露珠莹莹,更显凄清(2分):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凄清静谧(1分),传递自己为国事而心寒情绪,抒发诗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切忧虑和报国无门的忧愤(2分)。

题目分析:首先要理解题干中的“情眼”一词,即“作者眼中的景都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描写了怎样的景”要求答出意象,还要概括景物的特点,这是关键。第二问可以从“万事干戈里”和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特点分析出来。

点评:鉴赏诗歌的主旨有多种方法,其中结合注释、作者、写作背景是很得要的方法,本题就必须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这样才能做到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