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测量者因素 ()

A.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

B.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

C.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

D.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

E.健康教育项目使用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1.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2.测量者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测试这本身的态度、工作人员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及目标人群的成熟型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均有影响。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3.回归因素是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4.选择因素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正确性。但在评价中,可以通过随机化或配对选择的方法防止或减少选择偏倚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2009年1至4月,中国累计出口粮食117.2万吨,价值7.5亿美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下同)下降37.2%和17.9%。


2008年以来,中国加大了对粮食出口的控制,月度出口量持续呈现同比下降走势。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非洲国家的支付能力受到较大影响,中国的蒸谷米和黑龙江陈米对非洲的出运进度相对滞后,本来在1季度出口的大米集中表现为4月份单月的迅速增长,4月份当月稻谷和大米出口13.9万吨,同比增长3.3倍,但这一势头不会持续。受此影响,4月份当月中国粮食出1534.7万吨,同比增长20.5%,为2008年4月份以来月度出口量最高值。
2009年1至4月,中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粮食105.9万吨,下降36.7%,占同期中国粮食出15总量的90.4%。同期,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158.7万吨,下降35.5%。占7.5%。
2009年1至4月份,中国对韩国出口粮食23.9万吨,下降20.4%,占同期中国粮食出口总量的20.4%;日本12.7万吨,下降55.3%,占10.8%;东盟11.6万吨,下降51.1%,占9.9%:欧盟8.7万吨,下降18.6%,占7.4%。此外,内地对香港出口粮食6.5万吨,增长20.7%;我国对南非出口6.4万吨,增长96.9%;印度5.3万吨,增长1.7倍;委内瑞拉4.2万吨,增长1.1倍。
2009年1至4月份,中国出口稻谷和大米32.3万吨,下降49.0%,占同期中国粮食出口总量的27.5%;同期,出15大豆17万吨,下降19.2%,占14.5%。

2008年1至4月份,中国粮食出口最多的国家或地区是( )。

A.韩国
B.日本
C.香港
D.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