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袁州解印
南宋·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这首词。
小题1: 上片中“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 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小题1:①“春风”“秋风”指时间,写出了从上任到罢官的时间之短暂,表达了此人对仕途沉浮无常的感慨。②“春风”“秋风”分别寓指得意与失意,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失落之感。(每点2分)
小题2:认同第一种观点:下阕作者写出了被罢官后既不带兵又不劝农的清闲,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戏谑、闲适的轻松之感。
认同第二种观点:词中表现出的轻松之感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是用反语发泄牢骚,本质上是一种愤懑不平之气。(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来是春风,去是秋风”呼应“下车上马太匆匆”,不是在描写吹的风如何,而是指出时间的匆忙,直指朝廷罢免其的草率。另春风、秋风在古时多有春风得意、秋风萧瑟之说,委婉道出其上任时的志向未曾抱负的遗憾和哀怨。来和去都用风来表述,巧妙的借用两袖清风来说明自己仕途的清廉。“春风”、“秋风”两句点出时间,表明清白,暗指仕途沉浮无常。
点评: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时可以同意第一种意见,也可以同意第二种意见,但无论是哪种意见,都要先亮明观点,然后结合诗句和自己的理解把理由写清楚,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分析作者的情感,要从意象入手,意象一般都有固定的寓意,意象和作者情感紧密相关,还要知人论世,一般作者的情感和作者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本诗注释中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