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望洞庭
杜甫 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色,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小题1: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从表现手法和意境角度具体分析两诗的差异。(6分)
小题2: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小题1: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1分);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1分)②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结合,上句是实景,点出洞庭划分了吴楚,下句是想象,天地日月星辰日夜漂浮在茫茫洞庭湖上,或:杜诗支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 (2分)而刘诗设喻巧妙波平如镜,遥望洞庭山水像白银盘里的一青螺,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2分)(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
小题2:《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昨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心境怀情怀答对其一,意思对即可。每诗1分,计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从表现手法来看,刘诗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杜诗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从意境角度来看,杜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刘诗描绘了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点评: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时,抓住主要景物,运用描写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忠实于原诗,想象合理,语言优美。本题属于比较阅读题,因此应该先各自分析每首诗的特点,然后在根据题干把答案写出来。
小题2:
题目分析:刘诗观望洞庭湖的景色的角度刚好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抓住了最美丽的湖光山色,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杜诗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点评:分析作者的情感,要从意象入手,意象一般都有固定的寓意,意象和作者情感紧密相关,还要知人论世,一般作者的情感和作者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