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小题1:本诗第一联那些词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急?请具体分析。(4分)

小题2:诗中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满,乱,东西。(2分)通过这些词写出了春雨迅猛,水塘由干枯变得丰满,遥望群山,错乱纷出,扑面而来,争高竞秀,山路崎岖,扑面而来,画出了一幅生机蓬勃的图画。(2分)

小题2:对比。(2分)通过对比,暗示了一条哲理——桃李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旺盛,——从而使全诗充满了理趣。(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满”说明池塘的水已经满了,点明雨量之大,雨势之急。“乱”是说遥望群山,错乱纷出,扑面而来,争高竞秀。

点评:这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这种题的答题步骤一般包括如下几步:首先解释本字的字面意思,如果有修辞手法,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诗意,语言尽可能优美;最后点明作者的感情。

小题2:

题目分析: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点评:诗歌本身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解答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