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1)颔联景物描写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

(2)请从虚和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妙处及表达的情感。(4分)

答案

(1) 颔联采用了拟人手法(1分),花如知人意而笑脸相迎,碧草自由生长,写出了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1分)

(2)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和颔联“山雨”、“郊园”、“花”、“草”等景物为实写,由此反衬出诗人年迈体衰、抑郁颓唐的心境。(2分)尾联想象友人应远在日边,听流莺啼鸣是虚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2分)

题目分析:(1)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信息——景物描写、传神。答题的对象是景物,答题的内容是景物为什么传神,即表现手法。(2)本题第一问考查表现手法,只是明确了从虚和实的角度来答题。虚写包括了梦境、想像、联想等,而实即眼前之景,现实之景。第二问考查表达的情感,从“萧萧”“病躯”“忆旧友”等词可归纳出来。

点评:本题选材好,基本把诗歌欣赏的要点知识都考查到了。稍有难度,但命题方向性明确,可取。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31岁,因“发热、恶心、呕吐、尿少4日”来诊。近2年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腰痛,未予正规诊治,每次均自服“四环素、利福平”治疗,一般服用1~2日后症状可缓解。4日前再次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并服用“四环素”2片及“利福平”2片,约30分钟后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呕吐渐加剧,不能进食,伴尿少,于当地医院就诊,予输液治疗,量约900ml,畏寒、发热症状缓解,仍反复恶心、呕吐,10余次/日,每次量约10ml,伴无尿。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肾病史。查体:血压145/85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21.58mmol/L,血肌酐813.2μmol/L,血白细胞16.9×10/9L,血中性粒细胞0.90,血红蛋白146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2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3U/L,血中结核抗体阳性。肾穿刺病理活检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免疫荧光为阴性。诊断:急性肾衰竭;泌尿系结核。药物治疗方案:

①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每次162.5mg,每日2次,口服;

②异烟肼片,每次0.3g,每日1次,口服;

③利福平胶囊,每次0.45g,每日1次,口服;

④左氧氟沙星,每次0.5g,每日1次,口服;

⑤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对其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正确的是()

A.加用利尿剂

B.禁用利尿剂

C.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CEI/ARB)

D.将ACEI/ARB换成钙通道阻断剂(CCB)

E.维持血液透析治疗

F.禁止血液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