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小题1:分析题目“山高路远”的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小题2:本诗的诗眼是:                                             

小题3:“让夕阳涂抹小路”“让荆棘变成杜鹃”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小题1:含义:前方路途遥远,表达了诗人不畏坎坷,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小题2:诗眼: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小题3: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坚定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小题1:题目分析:要分析题目的含义,就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尤其是要抓住诗中一些标志性的词语,特别是诗歌的最后两句,“没有比脚夫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小题2:题目分析:这题比较简单,只要知道什么是诗眼,就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小题3:题目分析:题目要求是答出所表达的作者的生活态度。解答时,应结合诗的上下句来理解,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夕阳”“荆棘”的寓意,也即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就好组织答案了。

点评:考点:

点评:理解一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要因诗论诗,因事论诗,而不能随便套用该作者现在的定论性的东西。这就需要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作出特定的分析。全面分析不要遗漏词句。即使是考查的是局部思想感情,但命题往往带有“切口小,开掘深,采点全”的特点,所以不要简单地写几句就了事。诗歌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折射。把握时代特征和风貌,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去评析,才能准确地领悟其思想感情。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