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米元晖①潇湘图二首 (其一)

(宋 )尤袤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注:①米元晖,米友仁,字元晖,是宋代杰出书画家米芾之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

小题1: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有“往来泛宅浮家”的想法? 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案

小题1: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晓山、横雾、远水、平沙等景物(找出三个2分,四个3分);营造了一种山水相接淡远、迷蒙的优美意境。(2分)

小题2:因为作者看到画作《潇湘图》的优美景致后,非常喜欢山水相接淡远、迷蒙的优美意境,(2分)想像自己能够穿绿蓑衣、戴青箬笠在画面中的美景中生活(2分)。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2分)。

小题1:题目分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上的景物应该很好找出:晓山、横雾、远水、平沙。那么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这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诗句中的“淡淡”“茫茫”要抓住,晓山横雾淡淡,远水平沙茫茫,淡远迷蒙的意境由此生成。

小题2:题目分析:把握“往来泛宅浮家”句,要关注其前一诗句。山水相接淡远、迷蒙的优美意境,画中的境界确是令人神往的,可是,要披戴绿蓑青笠,就得抛弃纱帽官服;长在江湖上的泛宅浮家,也就免除了尘俗的纷烦和仕途的荣辱。这在诗人的确是个矛盾,“安得”二字便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对画作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便流淌出来。作者沉浸于画境中,看到画作《潇湘图》的优美景致后,想像自己能够穿绿蓑衣、戴青箬笠在画面中的美景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点评: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就意象本质而言,它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寄寓作者主观之情的客观物象。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的过程。因此,鉴赏诗歌,就要着重分析意象的特征,包括意象的表层含义和深层涵义。所以说,不从意象出发,就不仅无法进入优美的诗境,而且无法领悟诗词的主观思想和情感。 而意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诗词就是选取一些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典型的意象来创造其作品感人的艺术魅力的,所以,我们鉴赏诗词,首先要注意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然后透过意象和意境揣摩诗中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当然,意象也不是解读诗歌的唯一介质,有些诗歌的解读还要非意象词语。

计算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