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材料一 《焦点访谈》盘点2012年度热词:“中国梦”,“钓鱼岛是中国的”,“航母style”,“骑马舞”,“选举”等榜上有名。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一个年度事件,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结合材料一,“年度热词”的出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哪些道理?(4分)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监管不利,导致不法分子泄露用户信息,给人民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此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更好的发挥网路的积极作用网络立法提上日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你对网络立法的认识。(6分)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年度热词”表达了老百姓对某些事件的关注,正是这些事件的出现,给了老百姓创作的灵感。(2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年度热词”的出现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创造。(2分)
(2)①矛盾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互联网的优点,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需要网络立法,不断促进互联网的发展。(3分)
②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不忽视支流。随着网络的发展,如果不对网络加强管理,最终会制约互联网技术的发展。(3分)(若回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可得2分,答“主次矛盾”不得分,不可重复给分)
题目分析:(1)该题以年度热词的出现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识记和理解运用。年度热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某一事件的反映,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年度热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网络立法体现的矛盾观点。互联网既有优点,又存在问题,要辩证的全面的认识,体现矛盾是普遍的;对网络的利弊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