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早 梅
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
①齐己:唐代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
②“望春台”指京城。
小题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
小题2: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意愿?(4分)
小题1:"一"字用得最好。(1分)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1分);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1分),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1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2:①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义,又有望春的含义。(2分)
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的意愿。(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照应题目。
小题2:
题目分析:尾联一语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点评:炼字题的答题步骤一般包括如下几步:首先解释本字的字面意思,如果有修辞手法,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诗意,语言尽可能优美;最后点明作者的感情。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因此,在做题之前应该首先分析从哪个角度考虑,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