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②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③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④。

【注释】①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兵合: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③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④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小题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请对这首诗的颈联进行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①表现了诗人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易逝的历史兴亡之感②诗人借古讽今,陈朝灭亡皆因后主纵情声色,讽谏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陈朝灭亡覆辙。

小题2:①炼字,“拂”生动地描写了石燕掠雨穿云,身形矫健的形态;“吹”形象地表现了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②比兴(象征),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诗人通过描写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小题1:

题目分析: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小题2:

题目分析: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点评:分析作者的情感时,既要联系本诗词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同时更主要的是抓住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因为一般情况下意象都有固定的含义。对诗歌的赏析,可以从多角度切入,切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本题通过阅读分析,我们可以从语言、修辞、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赏析,注意尽量全面,并要言之有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