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 * * 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因而此地成为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小题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上下片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2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3分)

小题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谁为主”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烘托,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句情景交融,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画面。结尾以景结情,烘托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

题目分析:

小题1:林逋的《点绛唇》是一首咏草的杰作。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意境更美。为历代读者称诵。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小题2:1、起句运用拟人的手法。2、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此处为用典。3、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

点评:一、本题从诗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由于本诗的作者学生不熟悉,所以理解本诗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二、本诗的表现手法比较多,估计考生能指出拟人手法,但用典、渲染的手法及其好处学生可能有难度。三、由本题考生可得到启示,表现手法一定要熟练掌握。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