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了。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几个月过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告诉我,我也是一个商人为止。”

材料二:一位著名作家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后,收到了一位读者的来信。信中说:“你原来是我非常敬重的作家,但是,你这篇文章中用的‘残废’一词深深刺痛了我。我是个残疾人,但我并不是个‘废人’,我还开着书店,并在卖着你写的书。我有残疾是事实,可我是否就‘废’了呢?”这位作家读信后十分愧疚,立即向这位读者道歉,并向公众承认“残废”这个词用错了,还提醒大家将来不要再用这个词。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纽约商人为什么觉得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的行为不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作家为什么向这位残疾人道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果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这就是视卖铅笔人为乞丐了,是对卖铅笔人的不尊重。

(2)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总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但每个人的生命同样宝贵、同等重要,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残疾人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也有做人的尊严,享有被尊重的权利。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在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应当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

(3)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特别是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更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与尊重。有时候,人们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驱散他们积聚在心底的阴影,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另一方面,我们要懂得自尊,用实际行动捍卫生命的尊严,赢得他人的尊重。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