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题目。(10分)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这是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江宁半山时作的一首小令。
小题1:这首词的开头“数间茅屋闲临水”中“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窄衫短帽垂杨里” 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小题2:“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3分)
小题3:简要概述这首词的写作思路。(4分)
小题1:(3分)(1)一个“闲”字点出了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离开官场后清闲的生活状况(百无聊赖)。(2分)借代,“窄衫短帽”代人(1分)。
小题2:(3分)表面上悠闲自得,实际上隐含了作者壮志未酬的伤感(孤独、寂寞)。(2分)(大意对即可)用了设问、白描、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答出其一即可)(1分)
小题3:(4分)先写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接着感慨时光流逝、老之将至、今非昔比;再写借酒浇愁;最后寓情于景,含蓄地表达出人生的失意。(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题目分析:
小题1:“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此时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水边桥畔的垂杨里。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化,王安石似乎采然种安然自适的态度。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两句闲雅从容,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小题2:“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顒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不仅是表现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耿直人格。
小题3:一、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三、四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但不仅是表现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耿直人格。
点评:本题从诗歌曲的语言、情感、构思三个方面进行考查,前两个是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难度也不大,但第三小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通常诗歌的写作思路不是很明显的,因为诗歌内容的局限,大多数诗歌是先景后情,学生鉴赏诗歌的写作思路可能会有无从下手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