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①。
谁见汀洲②上,相思愁白苹③。
注释:①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
②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
③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
小题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联,诗人通过“望”、“挥手”等动作描写,表现了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B.第三联,描绘了朋友远行而去,独留诗人在落日的太湖边惆怅的景象。
C.第四联,写诗人站在汀洲上不忍归去,情景交融,表达了不尽的愁思。
D.全诗虽没有“别离”二字,但诗人借眼前之景表达情思,有婉曲之妙。小题2:本诗第二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小题1:B
小题2:上联“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或:“何处”点明诗人凝神远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 (1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切和忧虑。(1分)下联:写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逐渐消失的情景,(1分)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1分)
题目分析:
小题1:B “落日五湖春”是诗人想象王十一到南方后的情景。
小题2: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后更谁相伴?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