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小题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5分)

小题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答案

小题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5分)

小题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6分)

题目分析:

小题1:前四句由文描写山高云深的景色。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这种在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色,在作者笔下得到了生动表现。

小题2:曲中有两个关键词——“眠”“戏”。“眠”写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神态;“戏”写出猿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有动有静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后生活情趣。

点评:本题从曲子的语言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本题的第一小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学生只要掌握了答题的思路和格式,应该比较容易解答。第二小题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本题要求考生深入阅读,真正理解了本诗,才能准确答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问答题

考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
东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东海公司”)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009年~2011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09年7月1日,东海公司由于开发商品房需要土地,与乙公司达成协议:乙公司将原用于生产的破旧厂房拆除后,将“五通一平”的土地转让给东海公司。该土地使用权尚可使用30年,其账面价值为220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为40000万元,累计摊销18000万元),经委托房地产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其价值为30000万元。该笔土地转让款项东海公司除支付货币资金6000万元外,其余用东海公司拥有的市价为24000万元的债券作为支付对价。同日,交易双方办妥了相关的债券交割、产权转让和款项支付等手续。
该债券系东海公司于2008年7月1日购入的三年期债券,购入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上述资产置换日,与该债券有关科目的账面余额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30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0万元。
乙公司取得该债券后,不准备持有至到期,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东海公司换入土地使用权后,由于房地产开发方案有所调整,公司将富余的1/4土地出租给丙公司,租期2年,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每年租金300万元,在每年年末收取。假设该部分土地使用权可以单独计量,东海公司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并按照成本模式计量。
(3)2011年末,东海公司由于开发的商品房销售不佳,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归还到期的银行贷款,经与贷款银行协商,达成如下债务重组方案: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东海公司累计未归还到期的长期借款本金8000万元,应付利息300万元,共计8300万元。银行免除东海公司利息200万元,所欠的8100万元东海公司用货币资金归还1000万元,其余7100万元用出租到期收回的土地作为对价归还。
该债务重组涉及的相关产权过户手续和款项支付已经办理完毕,双方办妥了债务解除手续。
(4)假设上述交易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
(1)判断东海公司用债券交换土地使用权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2)判断乙公司用土地使用权交换债券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对东海公司2010年、2011年出租土地使用权进行账务处理。
(4)对东海公司债务重组进行账务处理。(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