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雨过

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小题1:本诗的颔联是怎样写“雨过”之景?(3分)

                                                                            

小题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2分),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的宁静、秀丽画面(1分)。

小题2:答案一:同意。这首诗以乐景衬哀情(1分)。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留下我孤单一人看这良辰美景”(3分),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心酸。

答案二:不同意。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分),前三联描写天夏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2分),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热爱田园生活)的淡淡喜悦(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答题时,首先弄清题的问法,“怎样写“雨过”之景”,其实就是问用什么表达技巧来描写“雨过”之景的。一般说来,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进行,从诗歌颔联“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可以找到“山翠”、“荷香”,仔细体会可知,作者分别是从视觉的角度,嗅觉的角度来描绘雨过天晴的画面。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反复品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通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来感悟诗人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情感。如要同意,就要从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角度入手分析,如前三联描写天夏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是为了反衬“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即自己孤单一人的凄凉心酸。如要不同意。就要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分析,诗人描写村居景物的甜美,是为了抒写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问答题 简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