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①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③。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辛弃疾收复中原的主张,始终不被南宋朝廷采纳。他一直担任一些远离战事的闲职,无法施展北伐的抱负。四十岁那年,暮春时节,他调任湖南转运副使,同僚置酒为他饯行,他写了这首词。②长门事:西汉的陈皇后因招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佳期”却迟迟未到。③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 * * 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小题1:“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此部分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抒写对春天的追问和要求,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2分)

小题2: 作者说“闲愁最苦”。从全词看,“闲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最苦”?(4分)

小题3:词的下片提及“长门事”,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答案

小题1:惜春。2分

小题2:闲愁:不在其位(担任一些远离战事的闲职),却思抗金,报国无门而产生的压抑愁闷思想和情绪。(2分)最苦:想抗敌但是又不能去抗敌;想倾诉,却又无法直言,无处倾诉,苦闷至极。(2分)

小题3:以陈皇后的失宠比喻自己的不受朝廷重用的失意,两者有相似之处;(1分)借用典故,表述典雅委婉。(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根据句子“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抒写了对春天的追求和要求,体现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小题2:

题目分析:辛弃疾本是一位满怀壮志,时刻准备抗金的英雄,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偏安江南,无心收复失地,于是任命辛弃疾担任一些远离战事的闲官。这对于辛弃疾来说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非常的压抑。最痛苦的就是想抗敌去收复失地却不能,况且还无法对人倾诉。

小题3:也说明他非常痛苦。

题目分析:《长门赋》陈皇后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却没有实现愿望。这里借陈皇后的事情比喻自己不能实现自己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借用这个典故,委婉典雅,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