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一首明代的题画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何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小题1:本诗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小题3:简析这首诗所刻画的人物形象。(4分)

答:                                                                       

                                                                                 

答案

小题1: “葡萄”或者“诗人自己的才识”(1分) 比喻(1分)

小题2:作者借葡萄画无处卖,抒发诗人无人赏识,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的感伤之情(1分)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1分)。

小题3:这首诗刻画了一位狂放不羁、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诗人形象。(1分)“落魄”写其不得志,“独立”“晚风”写其寂寞孤苦的晚年,“书斋”“啸”字则写出他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2分)本诗虽为题画之作,却是诗人生命的真实刻画:半生落魄,独对晚风,画作虽如珠玉之宝,却闲抛野藤之中。(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却屡试不第。他所画的《葡萄图》也卖不出去。明珠无处卖”是说他自己的才华或葡萄图没人理会,把自己的才华或葡萄图比喻成“明珠”。

小题2:

题目分析:、葡萄画无处卖,富有才华却屡试不第,并且是半生飘零落魄。诗人心中有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

小题3:

题目分析: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却屡试不第。他所画的《葡萄图》也卖不出去。富有才华却无人赏识。是一个生活潦倒落魄、孤独寂寞却又狂傲不羁的诗人。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