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常建与王昌龄为好友,常建作此诗时,王昌龄正在朝为官。
小题1:“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4分)
小题2: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小题1: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达得含蓄微妙。
小题2: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而真正的用意却是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王昌龄归来的意向。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从诗句中分析出作者当时的感情。作者访王昌龄而不遇,夜宿茅屋所见之景。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先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重点词语“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作者在诗文中对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大加赞叹,其真正的用意期望王昌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