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经典诗文积累。(12分)

小题1:默写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               (《孔孟论学习》)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尓来二十又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鱼儿自由游弋,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小题1:①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③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小题1: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由于版本不同,答“只缘”也对)

②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综合题

(20分)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记录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

——《新唐书 ·车服志》

材料二 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着华丽、不循规制者大有人在;……新式学堂里生动活泼的学生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式军队也一改过去兵勇时代邋遢的形象,呢制军装映衬出军人威武的英姿;民国以后,……衣饰上的平等观念更是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

——苏文生、赵爽《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

材料三  19世纪的后三十年西方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并用堆积的大蝴蝶结和褶裥来增加后部的丰满感,上体的造型则是突出胸部的丰满。……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丰满、既迷人又端庄的西方美女形象。

——张乃仁、杨蔼琪著译《外国服装艺术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期西方女性着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