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开车打电话、疲劳驾驶、超速超载、集体闯红灯、公共场所吸烟、乱丢垃圾、谎言逼停高铁、航班……。有令不行、法律法规有空子就钻,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成为可怕的习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痛批身边的“习惯性违法”现象。然而有市民认为,对“习惯性违法”不必大惊小怪,代表委员痛批身边的“习惯性违法”是小题大作。理由在于:

(1)“习惯性违法”的毕竟是少数人,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大的危害。

(2)“习惯性违法”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常见小事,算不上真正的违法。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

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分该市民陈述的理由认为 “习惯性违法”是少数人,不是真正违法,社会危害性有限,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但该市民陈述的理由同时又否认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看到少数人的“习惯性违法”现象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变成真正的违法,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4分实际生活中,我们既要看到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承认“习惯性违法”是少数人,也不是真正违法,但更加要看到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防止反向的量的积累,防止少数人的“习惯性违法”引起更多人的“习惯性违法”、变成真正的违法,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4分

因此,该市民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他的观点。2分

(也可以使用:矛盾观点,一分为二;整体与部分)

题目分析:评价类试题一般要谈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要指出观点的局限性。市民认为,代表委员痛批身边的“习惯性违法”是小题大作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习惯性违法”是少数人,社会危害性有限,看到了量变和质变的区别,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不合理处在于没有看到“习惯性违法”现象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用矛盾的观点,题中市民的观点只看到了“习惯性违法”不会对社会造成大的危害,没有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小的缺点不加以防微杜渐也可以变成大的错误。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从部分也会影响整体的角度作答也可。

翻译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文renaitre,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却衰败下来,甚至湮灭了,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据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宗教神学观的冲击是有限的。它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而后期文艺复兴几乎遍及西欧各国。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已由佛罗伦萨移至罗马,罗马教皇甚至成为一些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家的赞助人。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它更多的是创新,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据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从14世纪到16世纪,佛罗伦萨虽然名义上仍处于以德国皇帝为首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实质上却是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城市 * * 归资产阶级性质的七大行会掌握,佛罗伦萨居全欧首位的毛织业、银行业的企业主——资本家成为城市政府的主人,也对佛罗伦萨的新文化建设握有领导管理之权,这就为新文化的繁荣滋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据齐世荣《世界近现代史·干部读本》

请回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佛罗伦萨为什么能够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