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

郎士元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注】①盩厔县:即周至县,在陕西省。

小题1:曾有人评价这首诗“工于发端”,请你简述对此的理解。(4分)

小题2:颈联“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赏析之(4分)

答案

小题1:“工于发端”在此处是指本诗首联烘托气氛笼罩全诗,(2分)以暮蝉、落叶的秋景和不堪听闻的心境写出了悲凉惆怅,给全诗定下了悲伤的感情基调。(2分)

小题2:此联是全诗最精心刻琢的“景句”,而“背”“入”是本诗的诗眼。(1分)荒城和流水是本诗自然相挨的两个景观,但用了“背”字被有了流水远去、荒城近人那种互相背离的动感;(1分)远雁飞向寒云本是普通景象,但“入”字却使人有了远雁消逝在云层之中的渺远之感。(1分)此联又象征着朋友的分离,天各一方,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伤感之情。(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首先要明白“工于发端”的意思是诗歌的开头写的很好,为什么?然后就很好回答了。首先答开头的作用。诗歌的开头如是直接抒情作用是是统领全诗、间接抒情是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作铺垫,如是景物描写当然有烘托、渲染的作用,本诗正是景物描写所以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接下来是什么气氛,什么情感。从意象“暮蝉”“落叶”可以看出是悲凉的气氛,情感也是悲凉,因何悲凉,从诗歌的题目和诗中的关键词语可知是离别。整理这些信息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题主要从“炼意”“炼手法”“炼结构”三个方面考虑,“炼意”主要是对表情达意、刻画形象等方面有哪些作用;“炼手法”主要是在描写、叙述等方面的特点,比如动静、虚实关系的处理等;“炼结构“主要是诗歌的起承转合等方面的作用。此题主要从炼意入手,抓住诗歌的离别的主题分析,“背”背离,暗含离别之情,“入寒云”显得不可琢磨,都和离别有关。此题难度较大。

多选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