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小题1:《点绛唇》一词起句“醉里春归”与结句“梦里寻春去”颇有艺术韵味,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5分)                                                              

小题2: 词富情趣,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6分)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答案

小题1: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与伤感,奠定了全词的基调(2分)。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表明诗人的惜春之情(2分)。首尾回环照应(1分),突出惜春之情。   

小题2:.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是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但也无需遗憾,因为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2分)秦诗直接讲明道理。(1分)

元词之情趣: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意象渲染了春逝的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惆怅。(答出手法情景交融或渲染2分,答出惜春之情,1分。因8题已考查情感,所以“惜春”之情给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解答此题,一要在读懂全词的基础上着重鉴赏首尾句,二要分析已给提示并依此确定答题的赏析角度:“颇有艺术韵味”的赏析角度:表达出“沉迷于春景”“无奈”的内容与情感及“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的表达作用,突出惜春之情。

小题2:

题目分析: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开“理趣”和“情趣”这两个概念。“理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传达一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诗人借助诗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传达出来,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隽永,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情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考生作答时要抓住词中重点字、词语来分析。此题考查对作品的整体赏析。从“理趣”与“情趣”的角度进行了提示,限定了“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这意味着解答本题,要注意整体把握其“理趣”与“情趣”,要在读懂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如何表现”,应从题材内容与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加以思考赏析。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