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①
(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③。
(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崇宁元年(1102年),诗人被贬四川多年后遇赦归家途中,行至岳阳楼时写下此诗。②瞿塘峡,四川省奉节附近,滟滪关是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此处水流湍急,航道危险。③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二)诗中“青山”也是指君山,是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洞的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
小题1:古人评价第一首诗“一‘笑’道出黄山谷人生况味”,简要赏析“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笑”的意蕴。(6分)
小题2:第二首诗正面眺望“青山”,分析诗人围绕“青山”,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景象?(5分)
小题1:“笑”的意蕴丰富:①从“投荒”之地归来,被赦“生出”险地,脱离困境的喜悦兴奋之笑;②对往事不堪回首,“鬓毛”已“斑”,人生垂暮的凄然之笑,苦笑;③登高抒怀,远眺家乡,美景无限,心胸阔朗欣慰惬意的笑。(每点2分,共6分)
小题2:“绾结湘娥十二鬟”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湖中君山群峰重叠交错的空蒙、美妙之景(3分);后两句虚写(虚实结合),想象人在湖面的情景,写出了湖面浪峰滔天,青山相应,烟波浩渺的壮阔之景。(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类古诗文的题目,一定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分析思考,写作背景可以参考诗歌的注释。在阅读诗文整体感悟意境和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词语,要仔细品读,结合上下诗句大意,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该题考查的是“笑”意蕴,即深意和内涵。根据注释,可知,诗人被贬四川多年后遇赦归家途中,行至岳阳楼时写下此诗。在这种情形下,换位思考,便可以体会出那种“脱离困境的喜悦兴奋之笑”。根据关键词“鬓毛斑”发挥联想和想象,便可理解那种青春已逝,人世凄凉的苦笑。诗人登上岳阳楼,触景生情,思念家乡之情油然而生。想到可以回到家乡后的那种惬意的笑,便可以浮现脸庞了。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表达技巧知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妙处。在分析思考时,要仔细品读,并要体会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此类题要根据上下句及具体语境来分析。根据上句关键词“满川风雨独凭栏”可知,当时的意境是在一个风雨天,诗人独自凭栏远眺,在这种情形下,“绾结湘娥十二鬟”“十二鬟”运用的是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湖中君山群峰重叠交错的空蒙、美妙之景。而从后两句的“湖水”“银山堆”“青山”可以看出是虚实结合,想象人在湖面的情景,写出了湖面浪峰滔天,青山相应,烟波浩渺的壮阔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