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古戍①

刘基②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③。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释:①古戍(shù):古老的戍楼。②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③笳:一种管乐器,古代流行于塞北及西域一带;号角。

小题1:首联景物描写有何特色,试作分析。(3分)

                                                                         

                                                                         

小题2:尾联景物描写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调动人的视觉与听觉,让人仿佛看到激战后的战场情景,古老的戍楼连接着遍野的山火,新攻占的城池传来阵阵胡笳声,诗中虽运用侧面描写,但透过山火、胡笳声,自可让人想象刚发生的激烈战争,写出了雄浑悲壮的气势。

小题2:尾联借景抒情,写野 地的寒梅并未被山火烧尽,偶尔还可以看到两三朵盛开的梅花,暗含着春天的脚步不可阻挡之意,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欲重整山河的壮志豪情。

小题1:

题目分析:解答此题,应从手法入手。首联,作者调动视觉和听觉,侧面写出了战场的肃杀气氛,使人联想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惨烈战争。分析的时候,需要结合语句来具体分析。

小题2:

题目分析:末句化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歌意境,却又有所拓展。作者以政治家的眼光发出预言:寒冬过后就是春天,梅花都已开放,春天还会远吗?一叶知秋,三两朵梅花,不是也可以报春吗?由经历大火依然盛开的梅花,感受到春天脚步的不可阻挡,表现出作者对重整山河的真诚期待与坚定信心。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