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泊汉江望黄鹤楼①
张居正
枫林霜叶净江烟,锦石游鱼清可怜。
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
九秋槎影横②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无限沧州渔父意,夜深高咏独扣舷。
[注]①张居正初入政坛时,正值严嵩当政,官场昏暗。他深感理想无法实现,又因体弱多病,便产生暂时归田思想。嘉靖三十三年,他借口养病,离京归乡。②槎,同“查”。木筏或木船。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间的木筏。
(1)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小题1:运用了虚实结合(联想比喻)的方法。颔联实写傍晚之景,长江尽头的商船帆影,好像行驶在云雾里;黄鹤楼高耸入云,宛如明镜般天空中的仙人楼阁。颈联虚写夜晚幻想之境,明月与星星倒影在江中,小船像停泊在银河边,梅花落的笛声从远处传来,仙乐般使人迷醉。以虚写实,亦真亦幻,构成一幅高远清丽、幽静闲适的秋江夜景图。(若从“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或者“以动衬静”角度赏析亦可得分)
小题2:夜深时分,诗人独自扣舷高咏,表达了理想暂时无法实现,归隐田园的孤寂与悲凉之意。表达了陶醉在自然风光中的自得、愉悦之情。
小题1:
题目分析:回答关于表现手法的题目,要先把握一些有关术语,再联系具体诗歌赏析。对于本题,首先要按题目规定对颔联和颈联分析关于写景的内容;答题时要先指出所分析的是何种表现手法,再联系诗的具体内容。此二联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和“以动衬静”两种。若写虚实结合,则应指出何为虚何为实;若写以动衬静,则应指出何为动何为静。然后再总结这写出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
小题2:
题目分析:分析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不仅要根据诗歌内容,有时还要结合命题者的注解。本题中的注释,点出了作者“深感理想无法实现,又因体弱多病,便产生暂时归田思想”,这是答题的重要依据。再加上诗歌写的是诗人深夜难眠,遥望黄鹤楼,却如“云里见”“镜中玄”一般,这表达了理想无法实现、归隐田园的孤寂与悲凉之意,但从“高咏”和“独扣舷”等动作,还可看出诗人的自得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