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溪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此溪后改为愚溪。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③榜(pēng):指摇船用具。此句指船行触石。
小题1:小题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5分)
小题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不怨”与 “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小题1:写了诗人脱身宦海,远离官场(1分),隐居山林(或寄情山水)(2分),躬耕田园(1分)的闲适(1分)生活。
小题2:诗人说“幸”到边地,(1分),不为官场事物所“累”(1分),隐居自然山水,啸歌山林,过着闲适的自在生活,表现出表面上的“无怨”(1分);而“偶似山林客”说明不是真正的隐居(1分),“来往不逢人”更不可能是快乐的隐居,“长歌楚天碧”也不仅是喜悦的狂放(1分),其感情中有“愤”有“恨”有“怨”(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回答此题,要先结合诗题和注释读懂诗句内容,然后从中筛选关于生活的信息。根据注释①可联系课文《愚溪诗序》想到柳宗元的遭遇及其思想,根据注释②可知作者思想。诗的首联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以下三联写作者的隐居般生活,这种生活可从诗句中体现出来。答题时可扣住诗句内容,抓住要点叙述。
小题2:
题目分析:回答此题,要抓住沈德潜的“不怨而怨”一语,答出作者哪些地方写了“不怨”,又怎样是在真实的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