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据报道,7名来自日本的盲人游客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一号坑修复区内亲手触摸到了秦兵马俑,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这一事件引起不少民众担心,人手的接触,会不会给这些陶俑带来伤害呢?对此,博物馆副馆长称在手套的保护下“轻柔触摸”,不会对陶俑的品质和安全带来损害。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相关原理的知识,评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的解释是否合理。(10分)

答案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4分)②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馆长的理由是看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过程。所以馆长认为在手套的保护下“轻柔触摸”,不会对陶俑的品质和安全带来损害。(2分)③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统一的。同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交错着、渗透着,在量变的过程中渗透着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包含着量变。当游客的手触及文物的时候,文物的安全性已经开始受到影响了。馆长的理由只看到目前的量变,忽略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2分)④我们办事情一定要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2分)

题目分析:辨析型主观题:材料所包含的观点正误混杂,尽管是简答题,但带有明显的辨析色彩。首先,要了解材料到底包含几层意思;其次,要明确每一层意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或者是观点不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最后,以课本理论为依据,对每层意思进行逐一分析,对的讲理由,错的讲原因,“理由”与“原因”的分析都要做到事理交融,做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设问是运用“量变与质变”相关原理的知识,评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的解释是否合理,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等知识点来展开。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