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小题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3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4分)
小题1:一层意思是就老柏树而言,表现老柏树不受自然条件的干扰,无论春风来还是不来,它都始终保持自己原有的四季常青的风姿;(1分)另一层意思是兴龙寺主人从容淡定,荣宠(春风)不惊。(2分) [3分。表层意思1分;深层含义2分。]
小题2: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这首诗用世人对牡丹趋之若鹜来反衬(衬托、对比)老柏树在春风到来之时保持这原有的姿态,(1分)突出了老柏树的超然物外、从容淡定,(1分)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不受环境影响,淡定从容精神品质的赞叹。(1分)(或)双关,“春风来似不曾来”既写老柏树四季常青,不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又突出了寺院主人淡定从容的高尚品质,一语双关。(或)象征(以物喻人),如牡丹象征富贵,寻芳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富贵,老柏树象征寺院主人等。(或)托物抒怀,如借老柏树在春风到来时依然保持自己原有的风姿,抒发了对超然物外、淡定从容品质的歌颂和向往。 [4分。反衬、衬托或对比1分,分析到位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也就是一语双关。在分析表层含义时,可以结合着“老柏树”“春风”两个关键词,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老柏树的四季常青的风姿表现出来;在分析深层含义时,就要结合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来组织答案。把老柏树的象征意义或者以物喻人的意义表达出来即可。
小题2:
题目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这首诗先描写世人喜爱牡丹,再写老柏树的四季常青的风姿,这是典型的反衬手法或者对比。答题时,可采用“这首诗用描写…来反衬…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对…的赞美之情”这一的句式来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