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小题1:颔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李益被认为是河西历史上最有名的诗人,本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你认为它在艺术上有何特色?(6分)
小题1:颔联写了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1分)紧承首联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的背景(1分),又为颈联写见面后激动不已,彻夜长谈做了铺垫(1分)。表现出作者惊喜而又高兴的心情。(1分)
小题2:艺术特点(写出三点即给满分,每点2分)A.对比:今昔对比,十年前年轻时的战乱分离和现在经历沧桑的相逢形成对比,既交代了背景又写出了相逢时惊喜来。B.白描、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C.用典:“沧海事”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D.虚实结合:尾联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和兄弟的担忧来。E.首尾呼应:“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F.语言朴实自然,苍凉慷慨。
小题1:
题目分析:回答某联在诗中的作用,应结合全诗主旨以及该句内容及其在诗中的位置综合分析。该联内容同首联紧密相承,又为颈联内容作了铺垫,全诗主旨突出一个“喜”字。综合以上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2:
题目分析: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从修辞手法(包括脸词造句)的运用、结构的起承转合以及表达手法(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古讽今、虚实相生等)的采取、感情的主要基调等方面进行。本诗在修辞手法上主要运用了对比和用典,在表达方式上主要有虚实结合和首尾照应,在语言情感上主要是一种苍凉慷慨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