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①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②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③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④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具有生命力的新事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转变为最终走向灭亡的旧事物。坚持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正是唯物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本质的表现。由此可见,①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事物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事物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否定的因素,只是这一因素尚未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肯定因素。但是,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的地位不是凝固不变的,否定因素必然由弱到强,最终战胜肯定因素,实现对原有事物的否定。由此而论,当现存事物存在的时候,人们在对它进行肯定的理解时就应该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由此可见,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事物的发展既有间断性,又有连续性,是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故③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并非所有存在都是合理的,故②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阅读理解与欣赏

少年诗人白居易

        唐朝诗人白居易,三岁识字,五岁诵诗文,十来岁就能写诗了。十五六岁那年,他拿着自己的诗集到京城长安去拜见顾况。     

       当时顾况是有名的大诗人,他刚开始看不起这个无名小辈。没想到翻开诗集的头一篇,顾况的眼睛亮了,腰也直起来了。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竟然禁不住拍手称赞:“好诗,真是好诗啊!”顾况用赞赏的目光看着白居易,心中油然产 生了对少年诗人的喜爱。   

       从此,白居易经常得到顾况的关照和扶持,在长安住了下来,更加勤奋地写诗,终于成了唐朝的大诗人。  

1.短文写的是(谁)                的故事。 

2.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名是《        》 

3.请选出白居易成为一位大诗人的原因,打“√”。(可多选)

(1)(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是天生的大诗人。 

(2)(    )他住在京城长安,受到人们的赞赏。 

(3)(    )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 

(4)(    )他得到了大诗人顾况的关照和扶持。

4.读了短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