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在2010年,权威汽车杂志《美国汽车新闻》评选了21世纪头十年世界汽车行业十大标志性事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在购车偏好上的特殊“口味”——“加长”。相对于西方国家消费者仅仅把汽车作为一种代步交通工具,在中国,汽车则蕴含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和思想。

自从十多年前奥迪汽车率先为中国市场打造加长款车型以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开始加入到“中国化”队伍。即便是强调“从不为一个单一市场特别推出车型”传统的奔驰汽车,最终也“入乡随俗”,推出加长款车型。

(1)有人评价说:“入乡随俗是奔驰公司为应对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激烈竞争而做出的无奈之举,是该公司对其旧传统的革新!”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文化与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分析奔驰公司“入乡随俗”推出加长款车型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奔驰公司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到了中西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不同,因而及时地更新了旧传统旧思维。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中西消费习惯的差异,导致消费者对汽车消费的要求不同。奔驰公司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入乡随俗”,及时推出了加长款车型。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奔驰“入乡随俗”推出加长款车型是由中国汽车发展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必将有助于推动其汽车的销售。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奔驰“入乡随俗”,接受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推出加长款车型,这是文化影响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奔驰“入乡随俗”,这是对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尊重,有助于中外文化和睦相处。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人士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

偏傍之书,死有归杀,子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作诸厌胜;丧出之日,门前然火,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弹议所当加也。

《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正为常所讲习,讎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若寻常坟典,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享焉。……

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尔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交之敬,身事彼亲,亦宜加礼。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选自《颜氏家训·风操篇》

【注】①厌(yā)胜:制服,指用巫术制服妖邪等。②章断注连:上章以求断绝死者之殃染及旁人。注连,传染的意思。③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终则讳之讳:避讳

B.无容散逸逸:丢失

C.儿生一期期:周年

D.父交之敬申: 申诉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古者,名以正体然秦以区区之地

B.乃儒雅之罪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儿生一期,为制新衣君为我呼入

D.感其手口之泽此其志不在小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一个人的名和字是代表不同的意思的,名代表自己,而字则代表着这个人的德行,我们常说的“避讳”一般是指讳字。

B.在节选的文中,作者从“名字”“归杀”“废物”“试儿”“结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风操德行的一些看法。

C.作者认为“结拜”是不能随意为之的,结拜者要有共同的志向,而且,也要讲究一定的仪式,不能太草率。

D.本文节选自《颜氏家训·风操篇》,风操是指士大夫的门风节操。作者从传统经学出发,结合当时的实际,论述了对名讳、结交等流行风尚的看法。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河北人士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3分)

译文:                                                                                   

(2)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4分)

译文:                                                                   

(3)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3分)

译文:                                                                           

小题5:文言文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B.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衰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C.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D.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