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此诗为诗人63岁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小题1:赏析“鸟飞犹是半年程”一句的妙处。(4分)

                                                                                            

                                                                                            

小题2:诗贵含蓄,此诗三四句情感表达曲折委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这一句使用夸张手法,极言自己离开京师之遥远;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京城深深的眷念之情,以及对回京之难的感叹。(修辞2分,感情2分。)

小题2:诗人用山欲留人来表达不得回乡的痛楚之情,不说走不了,而说山留人,将重重阻碍的羁绊,说成殷勤的挽留;没有直接表达对当权者的不满,表面写景物,语气平静舒缓,实则蕴含着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扣住“曲折委婉”分析,意思对即可得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小题2:

题目分析:答题时要先解释三、四句,然后再挖掘诗句的深层意义,最后归纳思想感情。类似题答题步骤就是以上三步。

综合题

美国由新兴国家崛起为世界大国是近现代世界的重大事件,当今,正在复兴的中国或许可以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经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8月19日,(威尔逊)在向美国人民发出的讲话中声称:“我要冒昧地向你们提一个严重警告,不要出于党派意见,不要因为热烈地偏袒某一方,而作出最强烈、最巧妙、最根本地破坏中立的行为。在这些即将考验人们灵魂的日子里,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统(公元1913年-公元1921年任第28届美国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们必须使世界对民主无害。……我们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4月4日和6日,参、众两院通过一项联合决议,宣布美国与德国之间存在战争状态,随后总统发表公告,美国开始进入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威尔逊的外交思想在美国国家建设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他考虑的国家利益是一个在世界范围的美国利益,超出了传统的西半球,尤其是进入了欧洲。……其次,他将美国的意识形态带入了国际政治,并以此作为建设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准则。“海上自由”“民族自决”等口号都带有浓厚的美国国内政治的色彩,也是美国国内历史经验的总结。……第三,威尔逊还将美国国内的政治实践带入世界政治。

——王希《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政府对当时欧洲爆发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并说明美国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4分)

(2)一战常被称为“欧战”,与华盛顿总统言论相较,材料二中,威尔逊总统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从材料来看,威尔逊宣布美国参战的理由是什么?(2分)根据所学知识,请指出美国参战的真正原因。(2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威尔逊的外交思想在美国国家建设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为实现他的外交主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分)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