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甲所示,在真空中,有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在磁场右侧有一对平行金属板M和N,两板间距及板长均为b,板间的中心线O1O2与正方形的中心O在同一直线上.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0从正方形的底边中点P沿PO方向进入磁场,从正方形右侧O1点水平飞出磁场时,立即给M、N两板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最后粒子刚好以平行于M板的速度从M板的边缘飞出.(不计粒子所受到的重力、两板正对面之间为匀强电场,边缘电场不计) 

(1)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求交变电压的周期T和电压U0的表达式(用题目中的已知量).

(3)若在M、N两板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经过T/4后,该粒子刚好从O1点水平飞入M、N两板间,最终从O2点水平射出,且粒子在板间运动时间正好等于T,求粒子在两板间运动过程中,离M板的最小距离.

答案

(1)粒子自a点进入磁场,从O1点水平飞出磁场,则其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a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则有:qv0B=m 

2υ02
a

解得:B=

2mυ0
qa
.   

(2)粒子自O1点进入电场后恰好从M板的边缘平行极板飞出,设运动时间为t,

根据类平抛运动规律有:

b=v0t

b
2
=2n•
U0q
2mb
T
2
2

又t=nT (n=1,2,3…)  

解得:T=

b
nυ0
(n=1,2,3…)     

U0=

2nmυ02
q
(n=1,2,3…).    

(3)当MN板加上电压后

3T
4
时,粒子距离M板最近.  

d=

b
2
-2×
1
2
U0q
mb
(
b
4υ0
)2=
b
2
-
U0qb
16m
υ20

答:(1)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mυ0
qa
..

(2)求交变电压的周期T=

b
nυ0
(n=1,2,3…)和电压U0的表达式U0=
2nmυ02
q
(n=1,2,3…).    

(3)若在M、N两板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经过T/4后,该粒子刚好从O1点水平飞入M、N两板间,最终从O2点水平射出,且粒子在板间运动时间正好等于T,则粒子在两板间运动过程中,离M板的最小距离为

b
2
-
U0qb
16m
υ20

单项选择题
材料题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业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今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 * *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 3月)

材料三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 l952年=100) 

——摘自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   邓 * * 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 * * 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