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默写。(每空1分,共8分)

小题1:                 ,冷露无声湿桂花。

小题2:                    ,自将磨洗认前朝。          

小题3:青山有幸埋忠骨,               

小题4:但愿人长久,                   

小题5:山下兰芽短浸溪,             ,                       

小题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答案

题目分析:(1)——(6)均为直接填写名句,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填写,注意(1)“栖”(2)“戟”(3)“辜”“铸”“佞”(4)“婵娟”(5)“净”(6)“脊”等字的书写。

点评:根据《考试说明》要求,默写古诗文的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没有范围的话,浩瀚的中国古代诗文又势必会成为众多考生“题海”。平时多一些积累,丰富学生的诗文积累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对识记的诗文作适当的诠释,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完成理解性默写题,更重要的是以增强记忆和逐渐融入学生的知识、情感结构中,成为一种文化沉淀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对古诗词的积累不应停留在机械的识记上,应更多地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结合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使学生有所顿悟。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价值。

问答题
填空题